Ralph Waldo Emerson (詩人)

0802]

“Do the thing you fear, and the death of fear is certain.”

— Ralph Waldo Emerson, Poet

「做你害怕的事,害怕必然消失。」– 拉爾夫‧愛默生 (詩人)

  • certain (adj.) 一定的,肯定的。例:Are you certain about that? (你確定嗎?)
  • 拉爾夫‧愛默生 (1803-1882) 為美國思想家、演說家、作家及詩人,藉由演說及發表文章在 19 世紀領導美國的「超驗主義」運動 (Transcendentalism Movement),主張一種理想的精神狀態會超越 (transcend) 人的肉體及經驗,對美國文化有深遠的影響。

Harry Truman (美國第 33 任總統)

0801]

“I always remember an epitaph in the cemetery at Tombstone, Ariz. It says: “Here lies Jack Williams. He done his damnedest.” I think that’s the greatest epitaph a man can have.”

— Harry Truman, 33r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

「我永遠記得在亞利桑那州墓地的一個墓碑碑文:『這裡躺著傑克威廉,他盡了最大的努力。』我想那是一個人能有的最好碑文。」– 哈瑞‧杜魯門 (美國第 33 任總統)

  • epitaph (n.) 碑文。cemetery (n.) 墓地。do one’s damnedest 非常努力做某事。例:I’ll do my damnedest to make it work. (我將盡我最大力讓它可行。)
  • 哈瑞‧杜魯門 (1884-1972) 為小羅斯福總統任內之副總統,在小羅斯福過逝後接任總統。杜魯門在任內遇上許多大事,國內事務有混亂的經濟衰退期、物資短缺、無數的罷工事件等;國外事務有納粹德國的敗亡、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、聯合國的成立、冷戰的開始、韓戰的爆發、及北約的成立等。

Lou Holtz (美式足球教練)

073112]

“Ability is what you’re capable of doing. Motivation determines what you do. Attitude determines how well you do it.”

— Lou Holtz, Football Coach

「能力是你能做什麼,動機決定你做什麼,態度決定你做得如何。」– 盧‧霍茲 (美式足球教練)

  • capable of (adj.) 能… 。例:I am not capable of doing that. (我沒辦法做那個事。) motivation (n.) 動機。determine (v.) 決定。
  • 盧‧霍茲 (1937- ) 以反應快速及激發球員的能力而聞名,1988 年帶領的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(聖母大學) 擊敗當時全國排名第一、第二、及第三的隊伍後獲得冠軍;其中他們以 31 比 30,1 分之差擊敗當時連勝 36 場全國排名第一的 University of Miami (邁阿密大學),仍是美國大學橄欖球史上最有名的比賽之一。

Franklin Roosevelt (美國第 32 任總統)

073012]

“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– nameless, unreasoning, unjustified terror which paralyzes needed efforts to convert retreat into advance.”

— Franklin Roosevelt, 32nd U.S. President

「我們唯一需要害怕的是害怕本身 – 沒有名字、沒有道理、不合理的恐懼,它將癱瘓人們由撤退轉換為前進所需的氣力。」– 富蘭克林‧羅斯福 (美國第 32 任總統)

  • unreasoning (adj.) 不合理的。unjustified (adj.) 不正當的。例:unjustified price increase (不合理的物價上漲)。paralyze (v.) 麻痺,癱瘓。例:The traffic was paralyzed in much of the city. (市裡大部份的交通癱瘓。) retreat (n.) 撤退,後退。advance (n.) 前進。
  • 富蘭克林‧羅斯福 (1882-1945) 在經濟大恐慌 (Great Depression) 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擔任美國總統,是美國史上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總統。

Benjamin Disraeli (英國首相)

072812]

“Man lives between two thieves – the regret of yesterday and the fear of tomorrow.”

— Benjamin Disraeli, British Prime Minister

「人活在兩個竊賊之間 – 對昨天的後悔,及對明天的恐懼。」– 班傑明‧迪斯雷利 (英國首相)

  • regret (n.) 後悔。例:I have no regret about what I said. (對於我說的話,我不感到後悔。)
  • 班傑明‧迪斯雷利 (1804-1881) 曾擔任英國財政大臣及英國首相,任內協助英國將蘇伊士運河及印度納入掌控,他對於英國保守黨 (Conservative Party) 的成立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此外,他也是多產的作家,著有一系列的愛情及政治小說。
  • 解讀:人不能改變過去,也無法決定未來,唯一能掌控的只有「現在」。

Albert Schweitzer (人道主義者)

072712]

“Success is not the key to happiness. Happiness is the key to success. If you love what you are doing, you’ll be a success.”

— Albert Schweitzer, Humanitarian

「成功不是快樂的關鍵,快樂才是成功的關鍵,如果你熱愛你做的事,你將會是一個成功者。」– 艾伯特‧史懷哲 (人道主義者)

  • key (n.) 祕訣,關鍵。例:Knowing their minds is the key to the throne. (了解他們的想法是取得王位的關鍵。) – 出自電影 Braveheart (英雄本色)。
  • 艾伯特‧史懷哲 (1875-1965) 出生於德意志帝國 (German Empire),精通神學、哲學、醫學及音樂,他的熱忱在於尋找一個普世的道德思想,他「尊重生命」的理念及行動,包括在西非設立醫院,讓他在 1953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。

F. Scott Fitzgerald (小說家)

072612]

“At 18 our convictions are hills from which we look, at 45 they are caves in which we hide.”

— F. Scott Fitzgerald, Novelist

「18 歲時信念是我們看世界的山頭,45 歲時它成為我們躲藏的洞穴。」– 史考特‧費茲傑羅 (小說家)

  • conviction (n.) 很強的信念;確信。例:He has a deep conviction that marriage is for life. (他非常相信婚姻是一輩子的。)
  • 史考特‧費茲傑羅 (1896-1940) 為美國小說及短篇故事作家,被認做是美國 20 世紀最傑出的作家之一,The Great Gatsby (了不起的蓋茨比) 為他最著名的小說。
  • 解讀:人要懂得檢視自己的觀念及想法,在必要時做出改變或調整,而不是被一個想法所困住,執迷不悟而不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