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 Archives: 原諒

Tyler Perry (導演)

“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at I learned in growing up is that forgiveness is something that, when you do it, you free yourself to move on.”

– Tyler Perry, Director

「我成長中學到最重要的是,當你原諒他人時,你也解脫自己再往前走。」– 泰勒·派瑞 (導演)

  • 泰勒·派瑞 (1969- ) 是美國演員、導演、編劇及製作人,作品橫跨電影、電視及舞台劇,他也和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合作多年,據《富比士》雜誌的報導,他是 2011 年酬庸最高的藝人。

Jack Kornfield (佛學作家)

“Forgiveness is not just about the other. It’s for the beauty of your soul. It’s for your own capacity to fulfill your life.”

— Jack Kornfield, Writer

「原諒不只是攸關對方,也是為了你美麗的靈魂、充分實踐人生的能力。」– 傑克.康菲爾德 (佛學作家)

  • capacity (n.) 做某事的能力。例:leadership capacity. (領導能力)。
  • 傑克.康菲爾德 (1945- ) 是作家、心理學家,也是將佛教的修行法引進西方的重要導師,曾到泰國、緬甸和印度接受出家比丘的訓練,在美國創建內觀禪修協會、靈石禪修中心。

Josh Mcdowell (福音佈道者)

“Forgiveness is the oil of relationships.”

— Josh Mcdowell, Evangelist

「原諒是人際關係的潤滑油。」– 喬許‧麥道衛 (福音佈道者)

  • 喬許‧麥道衛 (1939- ) 是美國基督教福音佈道人、作者,著有超過 115 本書,其中以《鐵證待判》(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) 最為知名,被《今日基督教》雜誌評為二次世界大戰後第 13 具有影響力的福音書籍。

Indira Gandhi (印度總理)

“You cannot shake hands with a clenched fist.”

— Indira Gandhi, Indian Prime Minister

「緊握拳頭你就無法與他人握手。」– 英迪拉‧甘地 (印度總理)

  • clench your fists/teeth 因為生氣而緊握拳頭、咬緊牙齒。
  • 英迪拉‧甘地 (1917-1984) 曾擔任兩屆印度總理,在位長達 15 年之久,是印度第一位也是世界上任期最長的女性總理。她領導印度期間的政治方針相當硬朗、立場堅定,故後人稱其為「印度鐵娘子」。

Joan Lunden (新聞主播)

“Holding on to anger, resentment and hurt only gives you tense muscles, a headache and a sore jaw from clenching your teeth. Forgiveness gives you back the laughter and the lightness in your life.”

— Joan Lunden, News Anchor

「心存憤慨、怨恨及悲痛只會讓你肌肉緊繃、頭痛以及咬牙切齒而酸疼的下巴,原諒才能使笑聲及輕鬆愉快回到你的生活裡。」– 瓊·朗登 (新聞主播)

  • hold on to 把持,堅持。resentment (n.) 憤慨,怨恨。tense (adj.) 拉緊的,繃緊的。clench (v.) 握緊,抓緊。
  • 瓊·朗登 (1950- ) 是美國記者,在 1980-97 年擔任美國廣播公司 (ABC) 新聞節目「早安美國」(Good Morning America) 的主播,任職期間極受歡迎,擁有很高的收視率。她也是著有 8 本書的作家,長期推動婦女健康。

George Herbert (牧師)

“He that cannot forgive others destroys the bridge over which he himself must pass.”

— George Herbert, Priest

「無法原諒他人的人,自毀必須通過的橋樑。」– 喬治‧赫伯特 (牧師)

  • 喬治‧赫伯特 (1593-1633) 為英國詩人、演講家和牧師,曾在劍橋大學及英國國會擔任要職,離開政壇後轉任英國國教會的聖職人員,他的詩極受歡迎也非常俱有影響力。

Benjamin Franklin (政治家)

“Doing an Injury puts you below your enemy; Revenging one makes you but even with him; Forgiving it sets you above him.”

— Benjamin Franklin, Statesman

「傷害對方讓你處於敵人之下,報復對方只讓你與敵人齊平,原諒對方則讓你處於敵人之上。」– 班傑明‧富蘭克林 (政治家)

  • injury (n.) 傷害,損害。revenge (v.) 報復。第二句的 one 及第三句的 it 都當代名詞用,指前面提到的 “Injury”。
  • 班傑明‧富蘭克林 (1706-1790) 是美國開國元勳之一,他擅長外交,曾在英國代表殖民地發言,也擔任美國第一任駐法國大使。他也是位科學家,發現電的理論。他的思想對美國文化有深遠的影響,被譽為「第一位美國人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