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 Archives: 改變

Carl Sagan (宇宙學家)

“We make our world significant by the courage of our questions and by the depth of our answers.”

– Carl Sagan, Cosmologist

「透過我們問題的勇氣以及答案的深度,我們為世界帶來改變。」– 卡爾·薩根 (宇宙學家)

  • 卡爾·薩根 (1934-1996) 是美國太空人、天文學家,也是享譽全球的科普大師,他主要的貢獻在於對金星表面高溫的研究,但最為人知的還是他對外星生命的研究及探索。

Robert M. Pirsig (哲學家)

“The place to improve the world is first in one’s own heart and head and hands, and then work outward from there.”

— Robert M. Pirsig, Philosopher

「改變世界先從自己的內心、頭腦及雙手開始,然後向外拓展。」– 羅伯特·波西格 (哲學家)

  • 羅伯特·波西格 (1928- ) 智商高達 170,但在鑽研哲學的過程中,被診斷為精神分裂,他的哲學小說《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》改編自身的一趟公路旅程,將哲學問題連結到日常生活,全球銷售超過 500 萬冊。

Albert Schweitzer (人道主義者)

“I have always held firmly to the thought that each one of us can do a little to bring some portion of misery to an end.”

— Albert Schweitzer, Humanitarian

「我始終堅信,每個人對消除苦難都能有一點貢獻。」– 艾伯特‧史懷哲 (人道主義者)

  • portion (n.) 部份。例:The general kept a great portion of the loot. (將軍自己保留了一大部份的戰利品。) misery (n.) 悲慘,苦難。
  • 艾伯特‧史懷哲 (1875-1965) 出生於德意志帝國 (German Empire),精通神學、哲學、醫學及音樂,他的熱忱在於尋找一個普世的道德思想,其「尊重生命」的理念及行動,包括在西非設立醫院,讓他在 1953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。

James Baldwin (小說家)

“The world is before you and you need not take it or leave it as it was when you came in.”

— James Baldwin, Novelist

「世界在你跟前,而你不一定要接受或維持它原先的樣子。」– 詹姆斯·鮑德溫 (小說家)

  • “take it as it was” 和 “leave it as it was” 分別指「接受」或「保持」原本的樣貌。”when you came in” 指「當你來到這世界時」。
  • 詹姆斯·鮑德溫 (1924-1987) 是美國作家,小說家,詩人,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,身為黑人和同性戀者,鮑德溫的不少作品關注 20 世紀中葉美國的種族問題和性解放運動,代表作有《向蒼天呼籲》、《喬瓦尼的房間》、《另一個國家》等小說。

Sophie Swetchine (聚會沙龍主人)

“We reform others unconsciously when we walk uprightly.”

— Sophie Swetchine, Salon Host

「當我們行為端正,我們無意中轉化他人。」– 蘇菲‧隋馨 (聚會沙龍主人)

  • reform (v.) 改變行為成為更好的人。例:The general reformed after he started studying history. (那位將軍在研讀歷史後做了很大轉變。) unconsciously (adv.) 不知不覺地。uprightly (adv.) 正直地,誠實地。
  • 蘇菲‧隋馨 (1782-1857) 是俄國人,生長於凱薩琳大帝的皇宮內,從小受良好教育,會講數種歐洲語言,因背離俄國東正教改信天主教而遭流放,她在法國巴黎定居並開了一間會館,由於待客恭敬且知識水平高,常有文學、政治界及社會賢達人士光顧。

John F. Kennedy (美國第 35 任總統)

“Change is the law of life. And those who look only to the past or present are certain to miss the future.”

— John F. Kennedy, 35th U.S. President

「改變是生命的定律,而那些只看過去和現在的人一定會錯過未來。」– 約翰‧甘迺迪 (美國第 35 任總統)

  • 約翰‧甘迺迪 (1917-1963) 在 43 歲當選總統,為美國史上第二年輕的總統,任內歷經古巴飛彈危機、柏林圍牆的建立、與蘇聯太空競賽等。甘迺迪總統在任內第 3 年遇刺身亡,至今仍是美國人民最敬仰的總統之一。

Les Brown (勵志演說家)

“What is it that you’re going to do differently? In order to do something you’ve never done, you have to become someone you’ve never been.”

— Les Brown, Motivational Speaker

「你打算做什麼改變?為了做你從沒做過的事,你必須成為另外一個人。」– 萊斯‧布朗 (勵志演說家)

  • 萊斯‧布朗 (1945- ) 出身貧寒,但他追求成功的意志,使他成為美國現今著名的勵志演說家之一,並獲得多項演說獎項。促使人們超越平庸是他演講的主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