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 Archives: 生活

James Allen (作家)

“The outer conditions of a person’s life will always be found to reflect their inner beliefs.”

– James Allen, Author

「一個人生活的外在條件,永遠都反映他的內在信念。」– 詹姆士‧艾倫 (作家)

  • 詹姆士‧艾倫 (1864-1912) 是英國籍的勵志作家,最有名的作品《人如其所思》(As a Man Thinketh) 自 1903 年已發行無數,為許多 20 及 21 世紀心靈勵志作家提供啟蒙。

Marquis de Condorcet (哲學家)

“Enjoy your own life without comparing it with that of another.”

– Marquis de Condorcet, Philosopher

「享受自己的生活,不要和別人比較。」– 馬奎斯·孔多塞 (哲學家)

  • 馬奎斯·孔多塞 (1743-1794) 是哲學家與數學家、法國大革命的重要領導之一,他所著的《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》不僅成為了法國啟蒙運動的重要遺產,也對後世的思想家帶來深遠影響。

Napoleon Bonaparte (軍事家)

“Death is nothing, but to live defeated and inglorious is to die daily.”

— Napoleon Bonaparte, Military Commander

「死不算什麼,但失敗或不光采的活著如同每天死亡。」– 拿破崙 (軍事家)

  • 拿破崙 (1769-1821) 為法國著名軍事家,在擊敗歐洲聯軍後掌控大部份歐洲大陸,由於他經常在戰場上以少勝多,因此成為全球軍事學院研究的對象。

Robert Elliott Speer (傳教士)

“This is the precept by which I have lived: Prepare for the worst; expect the best; and take what comes.”

— Robert Elliott Speer, Missionary

「我依此準則來過生活:準備最壞的,預期最好的,然後接受所發生的事。」羅伯特史皮爾 (傳教士)

  • precept (n.) (行為或思考的) 準則。
  • 羅伯特史皮爾 (1867-1947) 是美國宗教領袖,曾任美國長老會差會 (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) 祕書長,出訪波斯、印度、中國、韓國及日本等,在他的領導下,長老會的海外傳教有顯著的發展。

Mel Brooks (導演)

“If you’re quiet, you’re not living. You’ve got to be noisy and colorful and lively.”

— Mel Brooks, Director

「你若太安靜,你不算在生活。你的生活必須喧鬧、多彩多姿且活潑生動。」– 梅爾‧布魯克斯 (導演)

  • lively (v.) 充滿活力的,活潑的。例:a lively boy (活潑的男孩)。 colorful (adj.) 多彩多姿,富有色彩的。例:Charlie Chaplin was a colorful character. (卓別林是一位富有色彩的人。)
  • 梅爾‧布魯克斯 (1926- ) 是美國電影導演、編劇、作曲家、作詞家、喜劇演員和製片人,獲得奧斯卡獎、東尼獎、艾美獎及葛萊美獎的肯定。他是 70 年代的重要導演,其《製片人》、《閃亮的馬鞍》及《新科學怪人》被列入「百年百大喜劇電影」。

Denis Waitley (勵志演說家)

voice]

“Happiness cannot be traveled to, owned, earned, or worn. It is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of living every minute with love, grace and gratitude.”

— Denis Waitley, Motivational Speaker

「快樂不能被達到、擁有、取得或戴上。它是以慈愛、有禮及感恩來生活每一分鐘的心靈體驗。」– 丹尼斯‧魏特利 (勵志演說家)

  • grace (n.) 優雅,有禮的行為。gratitude (n.) 感恩。
  • 丹尼斯‧魏特利 (1933- ) 是美國勵志演說家及暢銷書作家,曾諮詢過美國阿波羅計劃的太空人、Fortune 500 的高階經理人、奧林匹克金牌得主、美式足球冠軍隊伍等。

Mahatma Gandhi (政治家)

120511]
“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. Learn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.”

— Mahatma Gandhi, statesman

「如同你明天會死亡般地生活,如同你會活到永遠般地學習。」– 甘地 (政治家)

  • as if 是「好像」。這句話使用過去式 (you were) 來代表與事實相反之事 (to die tomorrow、to live forever)。如:Believe and act as if it were impossible to fail. (相信並表現得好像不可能失敗。)
  • 甘地 (1869-1948) 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,回國後帶領印度人民以非暴力、不合作的抗議方式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而贏得獨立,並鼓舞世界其它地方的人權及自由運動,包括美國的 Martin Luther King (馬丁路德)、南非前總統 Nelson Mandela (曼德拉)。